![]() |
- 起订量 (千克)价格
- 1-25¥55 /千克
- ≥25¥50 /千克
- 产地:中国 徐州
- 发布日期: 2023-05-23
- 更新日期: 2024-03-17
主要用途 | 增稠,改善食品结构 |
执行标准 | 国标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10237132700052 |
CAS | 1 |
包装规格 | 25千克/袋 |
级别 | 食品级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是否进口 | 否 |
黄原胶在国际上开发最早的是美国,法国、日本和英国紧随其后。目前世界上食用级黄原胶约两万吨,工业用两万吨。自八十年代以来,黄原胶的需求量正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其应用领域之广、价格之昂贵是许多其它微生物多糖所无法比拟的。
我国对黄原胶的开发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虽然起步较晚,但我国科技工作者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无任何资料可供鉴的情况下,毅然从自然界中筛选出黄原胶生产菌株,并研制开发出高附加值的发酵产品-黄原胶;并于八十年代投入商业化生产。九十年代中期国内黄原胶生产厂家已星罗棋布,诸如山东的中轩、江苏的金湖、河北新合、甘肃顺兴、河南天冠都相继建成投产。伴随西部大开发和十五规划目标,国内黄原胶生产厂家将增至数十家,黄原胶生产将成为我国发酵领域的又一新兴产业。
由于我国在黄原胶领域起步较晚,尤其是黄原胶的应用领域开发研究较晚,致使国内生产厂家不能根据用户需求生产不同规格的黄原胶。同时其应用领域也受到极大限制,致使国内黄原胶生产厂家普遍存在规模过小的特点。这种小规模的黄原胶生产,不能发挥其巨大的规模效益;只能加速黄原胶市场的无序竞争,不利于企业自身的资金积累和滚动发展,同时各生产厂家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黄原胶生产的开发应用和技术创新,从而也使黄原胶的质量在近几年几近徘徊不前。目前国内黄原胶产量3000吨/年,有效需求 5000吨/年,为此国内每年需进口黄原胶达2000吨之多。尽管如此,黄原胶的发展前景仍十分诱人。
生产存在的问题
编辑 播报
八十年代末期,溶氧和染菌是困扰我国黄原胶工业化生产的两大难题。随着 GSM发酵罐的发明和染菌问题的解决,黄原胶也就进入了产业化阶段。但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的拓展,黄原胶的质量问题就日益凸现出来。当然影响黄原胶成品质量问题是多方面的,诸如原料的选择、原料的合理配比、菌种选育、发酵工艺、后处理工艺、生产设备等都会影响其质量。但目前影响国内黄原胶质量的因素是菌种问题、发酵工艺和后处理工艺三个方面。
通过对国内外产品的化验分析和有关部门的查新证明,国产黄原胶与美国的KELCO公司和法国的Phone-Poulen公司产品有六大差别:黄原胶色泽较深;成品颗粒不够均匀;不同批次间比重不一;溶解性较差;成品粘度较低且耐热、酸碱的稳定性较差;成品的灰分、含氮量略高;微生物指标偏高。
美国KELCO公司是是世界黄原胶生产者先驱,代表国际黄原胶发展方向,其黄原胶产品有以下几个明显优点:产品手感较粗,有沙粒状,在水中极易分散,水溶性好,色泽较浅,粘度较高达2500cp,热稳定性强。
国产黄原胶从色泽、胶感、溶解性、分散性及粘度等方面都各有千秋,山东中轩、甘肃顺兴、河北新合、江苏金湖产品大同小异,河南天冠产品具有流动性的溶解性较好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