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飞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菜单 Close 公司首页 公司介绍 公司动态 证书荣誉 联系方式 在线留言
氧化钴25千克/桶提供技术支持飞庆生物科技
起订量 (千克)价格
1-25270 /千克
≥25260 /千克
  • 产地:中国 徐州
  • 发布日期: 2023-04-26
  • 更新日期: 2024-03-17
产品详请
执行标准 GB
型号 FQ-8
外观 粉末
保质期 2年
含量 99%
主要用途 其它
生产许可证编号 SC10237132700052
CAS 1
包装规格 25千克/袋
有效物质含量 99%
主要营养成分 25千克/桶
是否进口
类别 其它


氧化钴一种化学品的名称,通常是灰色粉末,有时是绿棕色晶体。主要用作制取金属钴的原料,制取的金属钴用于生产钨钴硬质合金、钴磁合金、经过继续氧化成四氧化三钴用作钴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在化工行业用作催化剂,还用作玻璃、搪瓷、陶瓷、磁性材料、密着剂、天蓝色、钴蓝色、钴绿色等色彩的着色剂,家畜微量元素营养剂。


中文名


氧化钴



外文名


Cobalt(Ⅱ) oxide



别名


一氧化钴



化学式


CoO



相对分子质量


74.93



化学品类别


无机物--金属氧化物



管制类型


不管制



储存


阴凉通风保存




基本内容

中文名称

氧化钴(一氧化钴)

英文名称

cobalt oxide (Cobaltous oxide)

CASNo.

1307-96-6

分子式

CoO

分子量

74.93

简介

中文名称:氧化钴

中文同义词:氧化亚钴;一氧化钴;氧化钴(II);氧化钴(Ⅱ);氧化钴;一氧化钴;C.I颜料黑13

英文同义词:C.I.77322;C.I.Pigment black13;c.i.77322;c.i.pigmentblack13;ci77322;cipigmentblack13;Cobalt monooxide;Cobalt oxide (CoO)

CAS号:1307-96-6

EINECS号:215-154-6

Mol文件:1307-96-6.mol

氧化钴(Co203)是钴的高价氧化物,理论含钴量为71.06%,含氧量为28.94%,密度为6.079/cm3。它是一种黑色无定形粉末,加热时会生成四氧化三钴(Co304)。氧化钴是一种不稳定,也不可能呈游离状态的化合物。通常所指的氧化钴实际上仍含有一定数量的四氧化三钴。Co203只有呈水化状态时才稳定,而这种水化物在265℃下会脱水转变成中间氧化物四氧化三钴(Co304)。氧化钴在125℃下可被H2还原成四氧化三钴(Co304),在200℃时被还原为CoO,在250℃时则被还原为金属钴。氧化钴不溶于水,可溶于酸而生成相应的盐。

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通常是灰色粉末,有时是绿棕色晶体。桃红色立方晶系粉末。

熔点(℃):1935

相对密度(水=1):6.45

溶解性:不溶于水、醇、氨水,溶于酸、氢氧化钠水溶液等。

化学性质

英文名称:Cobalt oxide

溶解性:不溶于水、醇、氨水,溶于酸、氢氧化钠水溶液等。

溶于稀酸、热浓氢氧化钠。能被碳和氢气等还原为金属钴。

钴氧化物的性质:钴的氧化物有三种:氧化亚钴(CoO)、四氧化三钴(Co304)和氧化钴(Co203)。氧化亚钴是钴的一种低价氧化物,由于制法和纯度的不同而呈现灰绿色、褐色、粉红色、暗灰色。氧化亚钴的理论含钴量为78.65%,含氧量为21.35%,熔点为1935℃密度5.7~6.79/cm3。CoO晶体为面心立方,晶格常数a=4.24x10—10m。

灰绿色的CoO粉末在空气中易变成褐色,粉红色的CoO粉末在空气中较稳定,即使长时间放置也不会生成高价氧化物。在高温下氧化亚钴中钴能够与氧离解,1000℃时离解压为3.36x10-12大气压。加热条件下氧化亚钴易被H2、C或Co还原成单质钴。氧化亚钴能溶于酸、碱中,不溶于水、醇和氨水。加水后变成红色。用氧化亚钴与二氧化硅、氧化铝或氧化锌在高温下反应,能制成多种颜料。

制备

1、金属钴法将金属钴加入盐酸中,视溶解情况适当地加入硝酸,加热至80℃进行反应,在生成的氯化钴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净化除铁,沉淀、过滤后,加入碳酸钠进行置换反应生成碳酸钴,经洗涤、离心分离,把净制的碳酸钴经灼烧、过筛制得氧化钴。

2、废料回收法工艺与上述金属钴法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用碳酸钠、烧碱除铁和用次氯酸钠除镍等除杂质工序。

3、Co3O4在温度高于900℃时即可分解生成CoO,将金属钴粉在空气中进行氧化焙烧,为了避免生成Co3O4,提高氧化温度为900℃以上,即可生成CoO。或者将Co3O4在空气中加热至960℃,使其发生热分解,也可得到CoO。反应完成后应在通入惰性气体的条件下降温冷却。

4、将硝酸钴、碳酸钴或氢氧化钴在真空或惰性气氛中焙烧使其发生热分解,分解的产物为CoO。将硝酸钴在氩气流中焙烧后,再在含有湿HCl的氩气流中于950℃加热10h,然后在干燥的氩气流中进行热处理,得到的产物为深暗红色的CoO。用氢氧化钴进行分解时,在真空或氮气流中的加热温度为200℃或在CO2气流中加热温度为900℃,其分解产物都是CoO。碳酸钴比硝酸钴更容易分解,碳酸钴在真空中于900℃以下分解即得到CoO。为了避免产物在冷却过程中发生氧化生成Co3O4,冷却过程要在惰性气氛中进行。

5、由碳酸钴或硝酸钴在惰性气氛中加热分解而制得。

应用

氧化钴是一种重要的过渡金属氧化物。通常作为生产硬质合金、超耐热合金、绝缘材料和磁性材料的主要原料以及化学工业中的催化剂和染料。目前我国氧化钴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如下:

1、油漆添加剂

在制造各种油漆时加入氧化钴,生产的油漆性能有所提高,特别是在油漆中起着催干剂的作用,即在油漆使用中易于快速晾干,以提高应用速率。这对油漆的快速施工大有益处。

2、搪瓷和陶瓷颜料

搪瓷材料中加入氧化钴后,可耐腐蚀和提高耐磨度。在各种建材和日用陶瓷中,用氧化钴制成蓝色的颜料或釉料涂于陶瓷制品,经焙烧后呈现了鲜艳的陶瓷品,更具有艺术性。

3、精炼石油催化剂

钴制品在石油炼制中作为催化剂有着较长的历史,且在促进炼油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有的用金属钴与铝、铁等制成合金催化剂;而用氧化钴作为石油催化剂也是十分重要,对于加速石油炼制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因此,近几年来氧化钴催化剂的使用跃居重要地位。

4、电池行业

八十年代以来,钴粉作为高能电池充放电的活化剂,大量地应用于充电电池领域。九十年代初,日、德等国科学家成功地将亚钴材料添加到电池原料中,使其成为电池行业研究与发展的高价值、高技术产品。钴粉和氧化亚钴粉等钴的化合物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电池材料添加剂,能够改善Ni(OH)2的质子电导,降低氧化电位,提高析氧电位,对提高电极性能有显着效果。

在充电前期可以保证电极充分充电,使Ni(OH)2充分转化为NiOOH,同时氧的析出,提高充电效率,增加电极比容量。近几年来,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发展,钴氧化物作为制备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原料,也使其消费量不断增加。我国的钴酸锂生产近几年快速发展,因而对Co304的需求也相应迅猛增加。

电池级Co304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的主要原料,也随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需求量增加而增加。2002年全球钴的消耗总量为8800万磅,钻应用在电池行业中的份额迅速上升达到32%。而随着小型分立的可移动电源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像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和笔记本电脑普及率的快速增长,为锂离子电池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机遇,对应地,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02的需求也大幅增长。预计到2015年钴的应用将达到2.3亿磅,其中56%将应用在锂电池行业。

5、其他产品原料

如用氢在一定温度下还原氧化钴生产金属钴粉,用于制造硬质合金;用酸溶解氧化钴制成水溶液进行电解获得金属钴锭,作为高温高强度合金钢添加剂;将氧化钴制成酸性钴溶液,经不同的化学加工后可生产钴盐,如CoC2、CoS04、CoCo3和CoC204等。因此,纯氧化钴作为中间原料,应用广泛。此外,氧化钴在电气工业如荧光粉的添加剂及其他化工方面的使用也迅速地发展。总的看来,氧化钴的应用领域将不断开拓扩大。

应用于:压敏电阻、热敏电阻、氧化锌避雷器、显像管玻壳、锂离子电池等行业。用于制油漆颜料、陶瓷釉料和钴催化剂等。

注意事项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可引起咽粘膜刺激,继而出现胃刺激,可有和腹绞痛,体温升高,小腿无力等。非职业接触引起症、和,可引起。

燃爆危险:该品不燃,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钴。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复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还原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食品改良剂种类:水分保持剂、抗结块剂、膨松剂、乳化剂、增稠剂、增筋剂、酸度调节剂、甜味剂、着色护色剂、食品保鲜剂、抗氧化剂、面粉增白剂、酶制剂、水质改良剂等。

口感改良剂

食品口感市场预测到2018年将达到118亿美元的规模。以金额为主来看2012年的该市场,北美占市占率,欧洲、亚洲次之。

食品·饮料厂商在各种加工食品上使用口感改良剂以利用其优势。口感改良剂的主要功能是提升食品口感,同时也有助于在加工流程中改善食品的外观,如此食品口味也佳,就会增添吸引力。在速食食品消费量急增下,加工食品的整体需求也在增加。面包类及糕点类、速食食品、企业上消费者主导的加工食品需求增加,推动了口感改良剂的市场。

就角度来看,口感改良剂至今主要由食品加工业发展中的欧美等先进市场占了大半的消费量。同时发展家也随著经济成长及国民可支配所得的提高,对加工食品的需求也在急增。为此,成长模式将因地不同而有很大的不同。预计将成长最速的是亚太地区,其销售额与销集量都将会是市场。

口感改良剂的功能由于各用途都有特定条件,因此口感改良剂的各家制造厂都针对食品饮料厂商,提供不同的客制化解决方案。由于复数的口改良剂品牌化,而能造出各种食品所需的特性。在不同的用途上,也因各家食品饮料制造商产品的制法不同,所提供的也各不相同。不同产品都单独,或视作不同品牌来使用口改良剂。